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事件作文 事件作文
《认知觉醒》读后感_认知觉醒读后感1000字
zmhk 2024-05-31 人已围观
简介《认知觉醒》读后感_认知觉醒读后感1000字 对于《认知觉醒》读后感的问题,我有一些了解和研究,也可以向您推荐一些专业资料和研究成果。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1.读《认知觉醒》有感2.《认知觉醒》读书笔记3.《认知觉醒》读后感,了解
对于《认知觉醒》读后感的问题,我有一些了解和研究,也可以向您推荐一些专业资料和研究成果。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
1.读《认知觉醒》有感
2.《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3.《认知觉醒》读后感,了解自己先从了解大脑开始
4.《认知觉醒》读后感
5.认知觉醒(读后感)
6.《认知觉醒》读后感一二,与君共勉
读《认知觉醒》有感
花了三天时间,陆续读完了《认知觉醒》这本书,可谓是一字不落的读完。
书里有个观点,说的是,读完一本书一定要有所改变,哪怕一本书里只有一句话或几个字对你有所触动,从而促使你做出改变。
那么,这本书也是有价值的,对于你来说没有白读!
读完一本书,合上书,最好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读后感,因为输入倒闭输出,或者可以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因为教就是最好的学!
要多读书,读好书,要追求书的质量而不是书的数量,选书比读书更重要!
看待问题要有相机般的多视角,多维度去看,去解决问题,而不要陷入单一视角。
书中还说:那些习惯从单一角度识人的人,往往比较单纯,也更容易受伤,本质上是因为他们缺乏多角度认知事物的意识。
读到这句话时,我猛然一惊,这说的不就是我吗,真是惭愧!
人生是一场修行,而我还是一个修行小白!
书里说,不管学习还是看书写作,不要让自己待在舒适区,但也不要目标太高难为自己!
而是要始终让自己处于“舒适区的边缘”,并且这个方法是一个适用于万物的方法论。
通俗来说,就是踮踮脚就能够够到,在说易不难,说难不易的程度!
书中还说,不要迷恋打卡,不要盲目问厉害的人索要书单,因为如果不是自己的热爱,如果没有原动力,如果书单里的书不是适合自己阶层的,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书中说,一定要有行动力,而这行动力的基础是要先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切忌不要目标模糊,先清楚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朝着目标进发,如果目标太大,就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根据制定的目标去行动即可。
作者在书里还大量引用了很多经典书籍的例子,每一句每一个字都很实用,没有一句废话。
比如,为什么知道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作者认为,是因为你没有去做,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只是知道,而不去做,等于不知道!
还有,不要功利心太强,认为自己很聪明,只做能看到结果的事情,只做马上能产生收益的事情!
其实,有时很多事情,是你功利心越强结果却适得其反!
如果你抱着热爱和长期主义,不计得失的去做时,可能一开始没有看到什么成效,但只要方向和方法正确,坚持下去,慢慢就会产生结果!
只可惜,很多人要不就是一直踌躇不前在观望,要不就是怕没有结果而不愿先行付出,要不就是方法不得当,要不就是半途而废!
所以,知道和做到是两码事,知道不一定能做到,而做到的肯定是知道的。
当然,二者的结果也是天差地别的!
作者认为,人活着一定要有“觉知”的活着,这也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大特点!
大道至简,书看的越多,你越会发觉有些书里讲的有些道理都是互通的,比如,作者引用一本书里说的(哪本书忘了),想要跨行且短时间内成为一个行业的牛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找这个行业的牛人学习。
而普通人没有这个资源怎么办?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去看书,去看这个行业牛人专家们写的书!
并深挖进去!
毕竟,有句话说,看书就像在和智者对话。
如果说,整本书只让我概括一点的话,那就是作者认为的读完一本书,明白了一些道理,重要的是你还要去做,去行动,去做出改变。
前提是要先想清楚自己要什么,目标不能模糊,目标要明确,大目标要拆解,要细分!
读完一本书,哪怕是做出一点点改变,也是好的,而不是匆忙读完,合上书却啥也没记住,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这两年被一直被一件事情困扰:自己一向自律却成长不大,甚至已经开始被同龄人拉开差距了,心里感到非常恐慌和焦虑。我也曾经找过几本书帮助自己解惑,但读时感觉颇有道理,事后却无丝毫改变。
有一天跟一同事一起去地铁站的路上,聊到了目标与成长的话题,她向我推荐了《认知觉醒》这本书,初读之时,觉得与其他鸡汤书无异,后来偶然间看到了成长发生在舒适区边缘这段内容,突然有所触动,似乎找到了我近期停滞不前的答案:
工作虽忙,大多数是重复无挑战的内容,没有意识去拓展更宽或更深的领域;
读书虽多,却都是浅度学习,并未用心钻研,并未有所收获;
虽坚持每日复盘,却总是流于形式,每日复盘演变为每日记录,很少有深刻反思的内容;
尝试学的技能虽多,却总是虎头蛇尾,半途放弃;
…
原来,这两年我一直在自己的舒适区打转,导致自己的舒适区不增反减,别说成长,反而退步了。
认知觉醒这本书我一口气读了两遍,自己面临的困境在这本书中全中,仿佛看到了解决我成长问题的曙光,于是我准备按照书中的方法改变自己。
成长最根本的方法是要游走在自己的舒适区边缘,即在拉伸区活动,从而将自己的拉伸区变为舒适区,将困难区变为拉伸区,如此不断往复,拓展自己的认知范围。
所谓的舒适区,是自己不动脑筋就能知道的知识或掌握的技能;拉伸区是要够一够才能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困难区则是自己当前还望尘莫及的知识或技能。所以学霸总是聚焦在自己的错题本,钢琴家把关注点集中在自己不熟悉的部分。
舒适区无法让获得成长,困难区则让人沮丧,唯有拉伸区既能够得着又能扩展自己的舒适圈。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拉伸区呢?
如何找到自己的拉伸区,书中给出了答案,即运用潜意识的力量。潜意识属于意识中的感性部分,它处理信息的速度极快,至少可达11000000次/秒,它能敏锐感知到许多不易察觉的信息,快速定位到接触到的信息是否处在拉伸区。比如读书时,我会经常在书中遇到触动我的点,这些触动点就是潜意识帮我定位到的拉伸区的内容。当遇到这些点时,要特别重视起来。书中提到了“熔断读书法”,当读到触动点时,立刻“熔断”,把这个触动点记录下来,想一想为什么这个点触动了自己,这个点能否运用在我的生活实践中,能运用在哪些地方。
工作中也是一样,避免不了沟通交流,汇报工作,自己表达不清楚的问题很有可能就处在拉伸区。
感性的力量帮自己选择,理性的力量帮自己思考。找到了自己的拉伸区,就要想办法把它变为舒适区,拓展自己的认知范围。刻意练习就是拓展舒适区的法宝。
其实,纵观整本书,关于成长的大部分的观点来自于《刻意练习》这本书。刻意练习有四要素:适度的难度、明确的目标、极度的专注、有效的反馈。
适度的难度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就是舒适区的边缘—拉伸区。
明确的目标很重要,行动时如果目标不明确是很难下手,比如说我用1周这本书读完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果目标过大,行动起来很困难,可以把目标拆解,直至可以落实到可以实施的行动。
如何做到极度的专注?专注来源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本身和自己的专注能力。事情本身包括要做在舒适区边缘的事情,事情是已经分解完成的可实施具体行动的目标。专注能力则需要训练,书中提到了冥想可以帮助训练专注力,这项我并没有实践,效果怎样从乔布斯等名人的反馈中看是有效的。另外,番茄工作法也是一种不错的工具,即把工作/学习和休息分成若干时间段,一般可以工作/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番茄工作法我切实实践过,亲测有效。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比如紧急任务,同事中断,临时会议等,这些都可能扰乱番茄钟,在执行过程中还是要灵活处理,不因偶尔几次的打断而放弃整个番茄工作法。
有效的反馈能检验我们练习的效果,某种程度上是持续练习的动力。有效的反馈来自他人或一些客观评价。他人的反馈包括客户的反馈、同事的反馈、朋友的反馈等。如果能把作品输出到社区,还能获得来自社区的反馈。客观评价的工具也比较多,比如学校里关于学习效果的测验、实验结果、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等。
深度学习是刻意练习方法论的一项具体实践,可以让学习效果更大化。
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被动学习包括听讲、阅读、视听和演示,知识的留存率分别为5%、10%、20%、30%。主动学习包括讨论、实践和教授,知识留存率分别为50%、75%和90%。可见教授是知识留存最高的活动。
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方法,关注通过教授和输出提升学习的效果。深度学习说出来简单,具体实践还是没那么容易的。
深度学习是高耗能活动,要从从心态上做好打硬仗和持久战的准备。
虽然不简单,但要从情绪上消除恐惧。任务拆解是一个好方法,把困难的任务转变成小的、简单的任务。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困难,只要迈开第一步就成功了一半了。恐惧是一种“欺软怕硬”的情绪,你越是直面它,它越容易屈服于你。
此外,对我触动比较大的一句话是像“傻子”一样用“笨”方法。所谓的笨方法是一种不走捷径,脚踏实地,反复训练的方法。比如富兰克林通过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新闻稿上的文章,并通过与新闻稿对比提升自己写作水平的方法就是一种笨方法,富兰克林通过这种方法在写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其实在我的观念里我一直不太会反思,包括写这篇文章,反思放到了最后也是最不会写的地方,我不太清楚应该反思什么,放到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每天反思什么内容。后来我又回过头来看了下作者关于反思的部分,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作者以开车举例,感觉到自己开车比较累,于是不断调整开车的习惯,以致后来作者开车随心所欲,变成一种享受。从这里面可以分析到反思的具体内容应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至少一件具体的事情需要反思,即反思的对象,作者这个例子就是开车。
2、发现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存在差距,比如现状是作者开车比较累,理想状态是开车更放松。
3、有改变现状的期望,即目标。如作者的期望是开车不累。
4、找到现实到理想之间的解决方案路径。如作者想到了紧张时提醒自己放松。
5、解决方案落实到行动
6、根据反馈,不断调整优化,直到期望的状态。
这篇文章是我为了践行深度学习中的教授而写的。认知觉醒这本书内容很多,我写出来的只是我比较关心的部分。在写这篇文章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这些困难只要去面对都没有想象中的阻力那么大。
因为要上班,回家还有两个孩子带,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内容是用手机在公交和地铁上写的。
我周末整理这篇文章的时候经常被2岁的儿子打断,不过也断断续续整理完了,碎片化写文章也是可行的。
早上孩子们都在睡觉,是写文章的好时候,不过睡觉的欲望和客厅的冷让我有些退缩,但是一旦启动了写作任务,这两个障碍就神奇消失了。
这篇文章的整理,从结构上到内容上都有让我感觉别扭的地方,很多地方并没有内化,说明这本书还有很多内容在我的拉伸区甚至困难区,需要以后不断反思、总结、实践,直至内化。
写完这篇文章感觉挺累的,但也很充实,作为2022年的第一篇文章,用心程度超越了2021年的任何一篇文章,这是值得给自己点赞的地方,不管怎样,有了一个很好的起点,希望自己的2022能够持续性成长。
《认知觉醒》读后感,了解自己先从了解大脑开始
最近我一直在搜罗一些关于自我成长的书,想买来看看如何实现自我成长。于是我便买了3本,其中一本是《认知觉醒》。“人永远不能赚到认知范围以外的钱”“一个人的认知如果不转变是不会有彻底的改变的……”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想到的全是这些话。但是我事先看了一篇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我是被文章提到的关于刻意练习的描述所吸引到的,于是我又买了《刻意练习》,准备也看看。
言归正传,读《认知觉醒》这本书后,我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在读本书之前,我以为真正的学习是输入和输出的结合,读完之后我才知道真正的学习是: 只学习能够触动自己的点,还要关联到旧的知识,以改变为目的,实现深度学习。
阅读/学习:只学让自己触动的即触动学习法
我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读书的时候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在意形式上的完整,不看完一本书就不肯放下去看另外一本书,非要把书本里所有的知识点都收集过来梳理一遍才算是完成了对这本书的阅读。这里引用作者的原文。
有很多读者和我探讨读书方法的时候都会说,自己每读完一本书,都要系统地梳理作者的知识框架,写读书笔记,摘录精华,还要画出思维导图,似乎只有这样做才以为自己认真地读完了一本书。这时我往往不怎么回答,因为我读书从来不画思维导图,也不会刻意梳理作者的知识框架。在阅读时,我唯一要做的事情是:寻找触动点。我会在触动自己的地方做标记,在空白处写下大量能联想到的思考,书读完之后,我会放上几天,然后问自己:“这本书最触动自己的是哪个点?”这个点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案例、甚至是一句话,只要它真正触动我,并能让我发生真实的改变,我就认为这本书超值了,至于其他,忘记了就忘记了,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惜。而作者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又与我何干呢?
我恍然大悟。活学活用,这里就是我的触动点。我从去年开始读书,我发现有些书虽然读了但是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书中具体讲了什么,自己又具体地学到了什么。有些书虽然写了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但是只关注了整本书的结构,知识点确实是梳理出来不少,但是真正记得住的没有多少,更别说运用上了。举个最近的例子,一开始我是因为《山月记》里的一句话而买了这本书,但是因为看不下去最后的部分而迟迟没有再翻开过这本书,读书笔记也被一拖再拖。原来我一直很在意完整性和仪式感,但是我忘了其实我已经受到了触动,也就是说这本书已经完成了它对于我的使命,而我却不自知。现在我释怀了,我不再纠结我有没有把书看完,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这本书究竟有没有触动到我的地方,我又怎么让这个点与我发生关联并引发我的改变的。接下来《山月记》的读书笔记可以安排起来了。
而作者对于这个触动的点也给出了三点行动的建议。
一、用自己的话重新解释知识
二、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顺利获取知识
三、在生活中能够经常联系或使用这些知识
关联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
什么是关联?怎么实现关联?书中作者引用了罗振宇老师的学习方法。让我们再来看看原文的描述。
罗振宇曾提到他是这样学习的:“我每天要求自己写够五篇阅读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词就行。因为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每天写五篇阅读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做出反应,然后被这些反应用文字固化下来,缝接的过程就完成了。”
看完这里我便理解了什么是关联。我马上想到了之前一位作家分享的一个关于如何在看完一本书后就能写出一篇读书笔记的方法,意思和这里触动和关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简单来说就是找到那个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关联自己原有的知识或者说以往的经历,然后就有了今天这篇读书笔记了。关联成功之后的感觉就像是一些零散的点突然被连成了一条线。
作者还提到了尤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 行动和实践,最后引发改变 。作者说深度学习的三个层次依次是:
一、知道信息点
二、关联信息点
三、行动和改变
这最后一点是最为关键也是起决定性的一步。我们想要的任何成就和改变都要去做了,才有可能获得,凡是没有行动的获得都是假的获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要知行合一。 所以学习和阅读不是一味地走马观花般的假式输入,而是学习能让自己受到触动的点,然后尽可能多地与自己旧的知识产生关联,最后以改变为目的不断实践配合反思,达到深度学习的境界,方能实现认知觉醒和自我成长。
最后我还想说书中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知识,一本书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触动点,想知道自己的触动点是哪些,又能产生哪些关联?只有翻开书去看了才会知道。
《认知觉醒》读后感
大脑,是我们立足这个世界的根本,约3.6亿年前开始出现爬行动物,演变出了最初的结构简单的大脑——本能脑,为了适应环境生存,遇到危险能及时作出反应。
所以大脑也叫爬行脑,蜥蜴脑,随着物种进化,出现了哺乳动物,有了情绪上的基本表达,能适应更恶劣的环境,出现更高级别——情绪脑,对事物有了最初的感受,有了想表达的欲望。
语言交流促使物种飞速发展,最后——理智脑登场,文明才得以发扬光大,从农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科技的发达,一切的进步都归功于理智脑,人类成为宇宙间最高统治者,只有利用开发完善理智脑,才能成为佼佼者脱颖而出。
可是很遗憾,我们平时大部分第一时间所做的决定基本是由本能脑与情绪脑决定的,人类的天性,远古祖先遗传的基因,为了生存,依靠灵活快速的本能和情绪脑就够了,降低最大消耗,在那个落后的时代生存与娱乐是人类生存的意义。
所以人类的天性就是不爱思考,能简单的绝不复杂,本能脑出现的最早,就像家里的长者最有权威,虽然不够智慧,可是掌管着大部分的事物,我们常常被控制却不自知。
而理智脑按年份出生就像是小孩一样的存在,虽然很聪明,却没有威信,很多事他的见解都无人理会,要听从他的内心想法,是需要停下来仔细思考分析,才能分辨。
如果三个大脑能和睦相处,各自发挥最大优势,让理智脑掌管,唯一的办法,让它变的更智慧,去不断学习,接收新知识,建立知识体系,刻意练习变强后才能让年老的本能脑情绪脑臣服。
想起曾经一位朋友性格直率,心直口快,得罪了不少人,遇到一点小事大声嚷嚷,这时候,都是他的情绪没有控制好的缘故,没有过多考虑别人的感受,显然这是他被本能脑和情绪脑所主导。
如果他能有意识的运用理智脑,哪怕思考几秒,冷静分析是非也是可以避免很多不开心的事发生,有句话叫冲动是魔鬼,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可是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被自己的情绪脑所控制。
大脑是懒惰的,不喜欢思考,喜欢急于求成,所以认识到这点,当遇到困难,要主动去求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大脑的潜意识拉着走,而养成一直不思考的习惯,就陷入恶性循环,人也越来越笨,轻易被命运屈服,不做任何改变。
上天赐予理智脑智慧,是让它驱动本能脑情绪脑,让他们少走弯路,让他们更理智的做事,来操纵我们的行为,让人类做自己的主人,掌控自己的命运,活出自我。
认知觉醒(读后感)
读完《认知觉醒》,很多困惑都有了答案,原来不是我自己这么懒惰,而是基因决定了人类“急于求成、趋易避难”的天性。那么,如何通过认知去抵抗基因和天性,让自己摆脱“无用的努力、无尽的恶性循环”,逐渐的提升自己。
在进化中,人类形成了 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 ;本能脑有强大的运算能力,情绪脑有强大的行动能力,而理智脑虽然理智却无比弱小。于是本能脑和情绪脑在生存压力的作用下,人类形成了 急于求成、趋易避难 的天性,容易缺乏耐心,学一段时间没有效果就放弃了,于是开始自我焦虑,恶性循环。
解决焦虑需要 培养耐心 ,培养耐心需要建立三个正确的认知:
复利曲线 :学习新东西,前期可能成长缓慢,待积累到突破某一阈值后,才会快速增长(价值积累维度)
舒适区边缘 :学习知识需要有所选择,舒适区的学完没有成就感,困难区的学习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只有拉伸区/舒适区边缘(有点难度又不是特别难的)学习过程不会太困难,学完又会有成就感。
学习的平台期 :学习并不会让人一直处于飞速成长,而是以“成长期——瓶颈期——成长期”渐进成长,这与复利曲线其实是一个道理
理解了上述3个认知,让学习始终能够接收到正向反馈,让本能脑和理智脑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那学习不就简单多了么。所以, 最高境界是用理智脑调动本能脑和情绪脑 ,轻松又愉快地学习。
而学习,其实也分为不同的境界:学习、思考、行动、改变。 学习只是第一步,学到的知识最终让自己有所改变,才是最大的收获 ,这也是本书给我的最大收获。
在人类的进化中,为了更好的生存,对大脑进行了 意识分层 :潜意识(感性)负责生理系统,意识(理性)负责社会系统,于是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潜意识,不加思索的进行解决;但潜意识也造成了模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通过理性思考可以消除模糊。
认知模糊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习知识,消除认知模糊
情绪模糊 (生气但不知道为啥):拆解情绪,坦然面对
行动模糊 (想学习最后去玩了手机):目标明确,行动明确
但潜意识也有好处,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能让 潜意识帮我们找出舒适区边缘,此时再通过理智脑的理性进行学习思考行动改变 。
自我反思 的角度可以有多种:
①通过自己原有的经验
②通过前辈的智慧
③站在高处的视角,不让自己限于细节
④站在未来视角
⑤时刻动态监控自己,监控自己的注意力,让其始终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专注)
自我反思之后就要 控制自己进行改变 ,每次 做选择前 ,给自己留出几秒进行思考和决定, 根据第一反应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对可能的行动进行优先级排序,消除选择模糊 。
其实最有感悟的主要有三点:
1、 消除各种维度的模糊 :认知模糊、情绪模糊、行动模糊,多读书;有情绪就把他写下来,层层拆解消灭他;明确目标,把行动尽量清晰下拉,才不会想干着最后干了那个
2、 通过元认知自我反思自我改变 ;学习不是最重要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3、 专注力 ,假设我们有7个可以同时运转的内核,如果四个想学习三个想玩,那你最后估计也没学啥;但如果七个都想学习,那效果和效率一定>7;所以轻的思绪学会让他变重,重的情绪让他变轻,变成我们能够控制的内核,让他们保持专注
最后,知易行难,让我们都缓慢的做出改变吧~
《认知觉醒》读后感一二,与君共勉
一本让自己醍醐灌顶的书,在未曾读过这本书之前,自己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但总是模糊的,也从来不知道它的解决方式是什么?
回到本书,先简要做个基本的梳理。
上篇为内观自己,摆脱焦虑。
为何我们总会感到焦虑?因为人的本性就是急于求成,避难求易,想不费太大努力,同时做很多事儿,并想立即看到效果。并且越模糊的事情我们越焦虑,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那就“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我全都要了”结果就是会陷入焦虑的怪圈里面去,出不来。
那如何改变呢?学会使用自己的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本能脑和情绪脑,因为他们符合人类的本性。而人的成长本就是逆本性的,动用理智脑,但仅仅是动用理智脑又不仅仅是使用意志力。靠意志力强撑着的往往很难坚持下去,因为如果没有合理的策略,人的本性往往占据上风。
具体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去消除自己的模糊,知道每件事儿所占的权重是多少,更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长远意义有清晰的认知,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日程。
所有的这些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多知,只有自己的知识足够丰富,才能够对复杂的生活有清晰的认知,而这清晰的认知则往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身的事情。
“针对当下的时间,保持觉知,审视第一反应,产生明确的主张;
·针对全天的日程,保持清醒,时刻明确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针对长远的目标,保持思考,想清楚长远意义和内在动机。”
最后就是如何利用元认知来帮助自己养成自我审视的好习惯,先解释一下元认知,简单来说就是时刻注意到自己所做的事儿并进行反思“自我审视、主动控制,防止被潜意识左右的能力。”而锻炼元认知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在自己做选择的时候去反问自己?一个人每天都在无数的选择当中,但很少有人去在做选择的前几秒去反问自己,更不要提去锻炼元认知了。
下篇为外观世界,借力而行
为何我们总会分心走神,很难集中注意力?
因为现实无趣,痛苦,所以通过分心走神逃避,逃到未来,过去,那些不可能实现的事儿,唯独不活在当下。而对于注意力的集中则往往需要身心的合一,感受和行动相合。
如何做到身心合一呢?作者给出了审视这一法宝。
“审视自己的注意力——是被动吸引还是主动选择?
·审视自己的沉浸度——是分心走神还是极度专注?
·审视自己的练习量——是浅尝辄止还是大量投入?”
而对于专注,则要想去锻炼就得花费时间去明确自己做的事儿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明确了经过大量的练习,反馈,在拉伸区内练习即可。
如何确认自己的拉伸区呢?当一件事儿做的困难的时候,学会把它给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事儿,就和我们做数学题一样,一次一次的分解,总会分到自己的拉伸区内的。
我们的学习力是什么?
去学与自己能力相当的东西,始终在拉伸区内练习,是为匹配。
去学有反馈加以实践,传递,影响更多人,是为深度。
去动用自己旧有知识加以解释并讲授于人,是为关联。
去将触动点纳入自己知识网络并运用,是为体系。
去接受赞美和建议并综合分析,提升自己,是为反馈。
去劳逸结合,是为休息。
最后打卡这一方式本无可厚非,但它极容易让人迷失自己的本心,忘记或改变了自己最初打卡的本心。
行动力则是就是去做,将自己听到的道理,读到的道理,加以实践运用。即使不清晰它的意义也没关系,去做就对了,做完之后出现了结果再用结果来检验道理,而这种方式运用的多了自然而然会在脑中产生一种强关联。
情绪力则是运用自己的多知或者说请教他人来多维度的去思考问题的所在,当视角不再单一,情绪自然而然就舒缓了。当然最好的学习方式还是用自己的理智脑去控制自己的情绪脑,游戏心态学习。
最后作者则针对早起,读书,冥想,写作,跑步五种好习惯进行了解释。
有些东西即使我还没明白它的意义是什么,但方法既然已经给出了,那就去做吧,做了之后自然就慢慢地懂了。
最近读《认知觉醒》,体会很深,总结一二,与大家共勉……
明白了人其实有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三重大脑如果协作高效,便利于个人成功。如果三重大脑总是打架,人便会常常陷于焦虑、受挫等不良感受。先用感性帮自己选择,再用理性帮助自己坚持和成长。
学习新技能时候,有三个区域: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如果你感受到的总是痛苦和无趣,那么十有八九,你不是在舒适区里打转,就是在困难区里煎熬。我们要让自己在拉伸区持续提升,困难区会给人受挫感,造成打击,并不是最佳选择。不断拉伸,自我肯定,既能建立自信,也能持续体会个人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最快,最关键的是应用并得到反馈(之前我都是自己写纸质的晨间日记,现在转战网上,也是希望能得道大家的指点和反馈;这也是我从《认知觉醒》开始的行为觉醒)。得耐心者得天下。掌握了对的方法,持续坚持,便无往而不利。
注意力是稀缺资源,将注意力放在当下,活在身心合一的模式,而非身心分离模式(生命质量差)。所谓身心合一,就是跳出舒适区,直面困难,这会让自己更从容,不慌张。更易得道。掌握沉浸的能力,获得心流体验的关键:目标+专注+有效反馈+拉伸区联系。目前人们面临碎片化的信息,很容易破坏专注力,让自己有种无力感;最好的办法是聚焦,即主动选择信息,不被动被干扰。专注力是人的最宝贵的自由,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保护这种资源不被污染和浪费。
建立目标,持续专注,有耐心,相信你一定会变成更好的自己。
好了,今天关于“《认知觉醒》读后感”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认知觉醒》读后感”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