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_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典型案例

zmhk 2024-06-06 人已围观

简介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_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典型案例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看看吧。1.七年级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设计2.七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_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典型案例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看看吧。

1.七年级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设计

2.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

3.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教案

4.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范文

5.初中数学教案精选

6.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_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典型案例

七年级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设计

        方程是初等数学的基本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七年级数学 《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设计一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

        (2)体验对方程解的估算,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某个一元方程的解.

        (3)渗透对应思想.

        重点:方程解的意义,会检验一个 数是不是一个一元方程的解.

        难点:方程解的意义,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个一元方程的解.

        2.例、习题的意图

        本节课重点是了解方程的解的意义. 通过实际问题中对所列方程解的估算,了解什么是方程的解以及由于估算遇到了困难,产生寻求方程解法的需求,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1是通过实际问题列出方程,根据(1)题未知数 的取值范围以及方程解的概念逐一代入方程来寻求方程的解,使学生亲身体验什么是方程的解,也为例2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做好铺垫. 对第(2)、(3)题再采用(1)题 方法 寻求方程的解已不容易,这又为后边学习解方程奠定了积极的心理储备.

        例2是根据方程的解的意义,使学生会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这一点应切实使学生掌握.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难点是方程解的意义和检验一个数是不 是一个一元方程的解. 例1起着承上 启下的作用,在估算方程解的过程中,理解方程解的意义,学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个一元方程的解.抓住关键字“等号左右两边相等”,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个一元方程的解,要分别计算方程的左右两边,若其值相等,则这个未知数是方程的解,若不相等,则不是方程的解.

        二、新课引入

        复习:

        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练习:当 , , 时,求式子 的值.

        答案: , , .

        通过练习2强调求式子的值的一般步骤,其中易错易混的地方,如代入的值是负数,应加上括号,数与数相乘时应恢复乘号,运算关系不能混淆等.

        三、例题讲解

        例1 教材P69 中 例1

        分析:三个题目中的相等关系分别是:

        (1)计算机已使用的时 间+继续使用的时间=规定的检修时间.

        (2)2(长+宽)=周长.

        (3)女生人数—男生人数= .

        问题: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利用所列的方程我们可以得出未知数的值,你能估算方程 中的 的值吗?

        分析:方程中等号左边有未知数 ,估算的 值代入方程应使等号左边 的值等于等号右边的值2450,这样的 值才适合方程. 由于 表示月份,是正整数,不妨让 , ,……分别代入 方程算一算.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到,每一个 的允许值都使代数式 有一个确定的数值, 为方便起见,可以列一个表格:

        1 2 3 4 5 6 7 … 1850 2000 2150 2300 2450 2600 2750 … 从表中发现:当 时, 的值是 ,也就是,当 时 ,方程中等号的左边: . 等号的右边:2450. 由此得到方程的左边=右边,就说 叫做方程 的解,也就是方程 中,未知数 的值为5. 所以,方程的解就是 .

        教材P71中的小云朵,可以多选几个情 况来说明,以加强对方程解得意义的 理解.

        从表中你还能发现哪个方程的解?(引导学生得出)如方程 的解是 ;方程 的解是 等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解的概念.

        方程解的意义: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教材P71的思考:你能估算方程 和方程 的解吗?通过估算这两个方程的解,你有什么想法?

        由于这两个方程估算其解有一定的困难,数不整齐,或方程比较复杂,出现矛盾冲突,引导学生得出:学习解方程的方法十分必要.

        怎样检验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呢?

七年级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设计二

        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设未知数和列方程;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

        重难点

        重点: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什么优越性呢?

        难点:师生共同分析、研究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和根据实际问题设未知数和列方程。 基本教法 探究式教学法、合作交流法、讲授法、提问法。

        教具学具准备

        无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明的年龄是12岁,王老师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4倍少2,王老师的年龄是____岁?如果设小明的年龄是x岁,那么王老师的年龄是_____岁? 2、一群老头去赶集,半路买了一堆梨,一人一个多一梨,一人两个少两梨,请问同学知道否,几个老头几个梨? 二、讲授新课 1、什么叫做等式?

        答: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形式:把相等的两个数(或字母表示的数)用等号连接起来。 2、等式有何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c≠0),那么

        3、什么叫做方程?

        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例:4x=24

        150x+1700=2450

        0.52x-(1-0.52)x=80

        4、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设计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及什么是方程的解。

        过程与方法:

        1、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

        2、认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想以及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用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符号化的方法。

        3、能结合具体例子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含义,体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的过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

        情感与态度: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本节的内容是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一节《从算式到方程》第一、二课时,首先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入,使学生感受到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存在一定困难,从而积极探求新方法,体会数学的价值。然后,通过列代数式,找相等关系引出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等概念。本节内容是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衔接点,通过方程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观察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

        2、教学重点: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教学过程:

        问题与情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展示问题:

        问题1: 章前图中的汽车匀速行驶途经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如表所示,翠湖在青山、秀水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秀水70千米,王家庄到翠湖有多远?

        地名

        时间

        王家庄

        10:00

        青山

        13:00

        秀水

        15:00

        教师展示问题,要求用算术解法,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说明问题1中算术解法不容易,得出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性。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发言,解释说明。

        问题1的算术解法:(50+70)÷2=60(千米/时)

        605-70=230(千米)

        二、寻找关系,列出方程

        1、对于问题1,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是x千米,则:

        路程

        时间

        速度

        王家庄-青山

        王家庄-秀水

        根据汽车匀速前进,可知各路段汽车速度相等,列方程。

        2、比一比:列算式与列方程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简便?

        3、想一想:对于问题1,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根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你认为列方程的关键是什么? 结合图形,引导学生分析各路段的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填写表格。

        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学生思考回答:

        1、王家庄-青山(X—50)千米,王家庄-秀水(X+70)千米。 2、汽车以每小时(X-50)÷3千米的速度从王家庄到青山;以每小时(X+70)÷5千米的速度从王家庄到秀水。 三、定义方程,建立模型

        1、定义:(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练习一: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x ”.

        (1)1+2=3 ( ) (4)  ( )

        (2) 1+2x=4 ( ) (5) x+y=2 ( )

        (3) x+1-3 ( ) (6) x2-1=0 ( )

        练习二: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 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厘米,栽种后树苗每周长高约15厘米,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

        解:如果设x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那么依题意得到方程:_________.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修检时间2450小时?

        解:经过x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修检时间2450小时,那么依题意得到方程:_________.

        (3)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它长是宽的1.5倍,长方形的长、宽各应是多少?

        解:如果设这个长方形的宽为X米,那么长为_______米.由此依题意得到方程:________________。

        (4)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解:设这个学校的学生为x,那么女生数为 ,男生数为 .

        由此依题意得到方程:________________。

        [议一议]:上面的四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点?

        2、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练习三: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2)

        (3)(4)

        (5)

        3、方程的解:做一做 填下表:

七年级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设计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根据方程解的概念,会估算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会根据已知条件,设未知数,列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并会估计方程的解.

        2.难点: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估计方程的解.

        3.关键:找出能表示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在小学里,我们已学习了像2x=50,3x+1=4等简单方程,那么什么叫方程呢?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呢?

        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能使方程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把问题中未知数与已知数的联系用等式形式表示出来.在研究问题时,要分析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然后求出未知数.

        怎样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怎样解方程?这是本章研究的问题.

        通过本章中丰富多彩的问题,你将进一步感受到方程的作用,并学习利用一地一次方 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新授

        1.怎样列方程?

        让学生观察章前图表,根据图表中给出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图中的汽车匀速行驶途经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表,你知道,汽车从王家庄行驶到青山用了多少时间?青山到秀水呢?

        (2)青山与翠湖、秀水到翠湖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3)本问题要求什么?

        (4)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呢?不妨试试列算式.

        (5)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千米),你能列出方程吗?

        解:(1)汽车从王 家庄行驶到青山用了3小时,青山到秀水用了2小时.

        (2)青山与翠湖的距离为50 千米,秀水与翠湖的距离为70千米.

        (3)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4)分析:要求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只要求出王家庄到青山的距离,而王家庄到青山的时间为3小时,所以必需求汽车的速度.

        如何求汽车的速度呢?

        这里青山到秀水的时间为2小时,路程为(50+70)千米,因此可求的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0+70)÷2=60(千米/时)

        王家庄到青山的路程为:60×3=180(千米)

        所以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180+50=230(千米)

        列综合算式为: ×3+50

        (5)分析:先画出示意图,示意图往往有助于分析问题.

        从上图中可以用含x的式子表示关于路程的数量:

        王家庄距青山(x-50)千米,王家庄距秀水(x+70)千米.

        从章前图表中可以得出关于时间的数量:

        从王家庄到青山行车3小时,从王家庄到秀水行车5小时.

        由路程数量和行车时间的数量,可以得到行车速度的表达式.

        汽车从王家庄开往青山时的速度为 千米/时,汽车从王家庄开往秀水的速度为 千米/时.

        要列出方程,必需找出“相等关系”,题目中还有哪些相等关系吗?

        根据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可知各段路程的车速相等.

        于是列出方程:

        =

        以后我们将学习如何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x的值,从而得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

        思考:对于以上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

        根据汽车匀速行驶,可知各段路程的车速相等.

        所以还可以列方程:

        = 或 =

        (前者是汽车从王家庄到青山与从青山到秀水,这两段路程的车速相等,后者是汽车从王家庄到翠湖与从青山到秀水,这两段路程的车速相等)

        比较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方法解应用题,用算术方法解题时,列出的算式表示用算术方法解题的计算过程,其中只能用已知数,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列算式比较困难;而方程是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的等式,其中既含有已知数,又含有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有了这个未知数,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用含有这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再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有了方程后人们解决许多问题就更方便了,通过今后的学习,你会逐步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通常用x、y、z等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

        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分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cm),那么周长为4x(cm),依题意,得4x=24.

        七年级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设计相关 文章 :

        1. 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五篇

        2. 初一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视频

        3. 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优质范文五篇

        4.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5.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6.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7. 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8. 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教案优质范文五篇

        9. 2020初一数学教学安排优质范文5篇

        10. 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设计范文

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

        篇一: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说明:信息技术支持导入、讲授、评价等环节优化的三项作业,可以是同一节课中不同环节的技术应用,也可以是不同课中相应环节的技术应用。 作者信息

        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入环节优化(一)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导入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导入环节上要说的话,预估的时间,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导入效果,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呈现在下表中。

        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环节优化(二)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讲授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你在下表左栏简述讲授环节的主要教学活动(一至二个),并在下表

        信息技术支持的评价优化(三)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说明:请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针对一至两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设计,在表格呈现您设计此项评价的目的、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及需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注:两个评价设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评价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该环节的教学、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呈现在下表中。在“评价工具”一栏中,除量规外,其他均需信息技术的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

篇三:数学 宋红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作业

        说明:信息技术支持导入、讲授、评价等环节优化的三项作业,可以是同一节课中不同环节的技术应用,也可以是不同课中相应环节的技术应用。 作者信息

        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入环节优化(一)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导入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导入环节上要说的话,预估的时间,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导入效果,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呈现在下表中。

        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环节优化(二)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讲授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你在下表左栏简述讲授环节的主要教学活动(一至二个),并在下表右栏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讲授效果,请提供截取的重要画面及相应文档链接)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情境图)

        观察情境图,你想说些什么?

        让学生观看媒体片断片段,体会视觉效果。

二、新授

        1.看一看,说一说。 笑笑和淘气的房间谁的整洁? 说说你的理由。

        2.笑笑房间的物品时怎样摆放的? 根据你自己的想法在图中画一画或圈一圈,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提问:这样分类整理后,有什么好处? 3.请帮淘气整理一下房间。

        提问:你打算怎样整理?说一说你的理由。

三、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相检查,教用投影仪实时展示学生的习

        作并展开讨论,能够及时评

        师根据巡视情况。

        价和改进学生的学习。

        说说是怎样整理的?

        让学生观看媒体片段,体会好的理解。

        信息技术支持的评价优化(三)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说明:请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针对一至两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设计,在表格呈现您设计此项评价的目的、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及需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注:两个评价设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评价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教案

        《正数与负数》这一模块的主要知识点是认识下数和负数,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七年级数学 正数和负数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一

        教案背景

        初中生爱玩、好动,处于形象思维向 抽象思维 过渡的阶段,过分抽象的问题,学生往往感到乏味而百思不得其解。而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利用它为学生构建思维想象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用以达到以快乐的形式去追求知识的目的;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并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方案

        (第1课时)

        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 上册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北城中学 耿新华

        邮编:256651 联系电话:15865403584

        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1.1正数和负数”一节,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是学习正数、负数和零的定义、联系。是本章有理数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与 方法 :1.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感受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并领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能结合具体情境出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数学话题,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反的意义的量。

        难点: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反的意义的量,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

         教学方法 :采用“现象──问题──目标”的教学方法,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

        教师在轻松欢快的音乐中演示第一节首为主体的多媒体课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达标检测

         学习 总结

        教师出示说明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接着

        出示问题

        问题1 天气预报:滨州市冬季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我市的温差是多少?

        问题2 2.2010年我国花生产量比去年增长1.8%油菜产量比去年增长-2.7%,这里的增长-2.7%代表什么意思?

        两个问题中的-3、-2.7%是我们以前没有学过的新数,这说明随着生活和劳动的发展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需要引进新的数。来服务我们的生活。从而导入新课

        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生活中实例认识到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知道什么是负数,零,正数。

        3、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4、能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出示本节课的自学提纲

        1、.知识点1:正数、负数的概念---------阅读教材第2页,像3、2、0.5、1.8%这样比0大的数叫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加上“+”,如+5, , , ,…。正数前面的“+”,一般省略不写:而像-3、-2、-3.5%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 。如-6, ,…。“-6”读作 。

        2、知识点2:对“0”的理解--------阅读教材第2 页

        0既不是 数,也不是 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水岭。它的意义很丰富,它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 其它 特定的意义。

        3、知识点3;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阅读教材第3页

        相反意义的量必须具有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 ;二是它们都具有数量,而且一定是 量。

        一、指导学生在本组内交流结果,收集每组不会的问题,试着让其他组解决。

        二、教师收集全班不会的问题,帮着解决。

        做一做:(出示幻灯片)

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二

        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方案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1.1正数和负数”一节,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是学习正数、负数和零的定义、联系。是本章有理数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与方法:1.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感受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并领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能结合具体情境出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数学话题,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反的意义的量。

        难点: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反的意义的量,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

        教学方法:采用“现象──问题──目标”的教学方法,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

        教师演示第一节首为主体的多媒体课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达标检测

        学习总结

        教师出示说明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接着

        出示问题

        问题1 天气预报:北京市冬季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我市的温差是多少?

        问题2 有三个队参加的 足球 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如何确定三个队的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

        问题3 某机器零件的长度设计为100mm,加工图纸标注的尺寸为100 0.5(mm),这里的 0.5代表什么意思?合格产品的长度范围是多少 ?

        三个问题中的-3、 0.5是我们以前没有学过的新数,这说明随着生活和劳动的发展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需要引进新的数。来服务我们的生活。从而导入新课

        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生活中实例认识到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知道什么是负数,零,正数。

        3、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4、能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出示本节课的自学提纲

        1、.知识点1:正数、负数的概念---------阅读教材第2页,像3、2、0.5、这样比0大的数叫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加上“+”,如+5, , , ,…。正数前面的“+”,一般省略不写:而像-3、-2、-0.5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 。如-6, ,…。“-6”读作 。

        2、知识点2:对“0”的理解--------阅读教材第2 页

        0既不是 数,也不是 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水岭。它的意义很丰富,它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其它特定的意义。

        3、知识点3;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阅读教材第3页

        相反意义的量必须具有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 ;二是它们都具有数量,而且一定是 量。

        一、指导学生在本组内交流结果,收集每组不会的问题,试着让其他组解决。

        二、教师收集全班不会的问题,帮着解决。

        做一做:(出示幻灯片)

        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从具体例子引入负数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0所表示的意义。

        情感与态度:

        在负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学情分析

        1.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体会负数在生产和生活中运用的重要性。 2.学生经历负数引入的过程:生产和生活中的例子(具有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数不够用——负数的引入——数学符号的表示——问题的解决等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感,了解数学符号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在与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探究问题本质,善于观察、归纳、概括以及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重点难点

        正确认识正数和负数,理解0所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复习回顾,做好衔接 同学们已经有了六年学习数学的 经验 ,数对每一位同学来说并不陌生,相信同学们已经认识到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首先让我们来回顾: 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演示课件,展示,直观说明数的产生和扩充:(出示说明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让学生理解数的符号的产生的好处)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试着解释意义):我们知道,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如原始社会打猎计数)或事物的顺序,产生了1,2,3,...;为了表示“没有”(比如猎物分完),引入了数0;有时分配、测量(丈量土地)的结果不是整数,需要用分数(小数)表示. 总之,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设计意图: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活动2导入活动2

        演示课件,展示问题及相应的。

        问题(1)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3 ,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问题(2)有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三个队的净胜球数分别是2,-2,0,如何确定排名顺序?

        问题(3)2006年我国花生产量比上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增长-2.7%,这里增长-2.7%代表什么意思?

        师生活动:教师演示课件并对问题背景做些说明:

        例如在净胜球的问题中,先介绍确定足球比赛排名顺序的规定:

        两队积分不相同,积分高的队排名在前;

        两队积分相同,净胜球多的队排名在前;

        两队积分、净胜球都相同,进球多的队排名在前。

        其次介绍积分计算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0分。由此易知这三个队的积分均为3+0=3。

        最后介绍净胜球的计算规则:红队胜黄队(4:1)表示红队进4球,失1球或者黄队进1球,失4球,净胜球就是比赛中多进了几个球。这里进球和失球是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规定:进球用“+”,失球用“-”表示,这样进球数和失球数可分别在进球数和失球数前面添上“+”或“-”来表示。净胜球就是在比赛中进球与失球之和。比如以红队为例,进球为4,失球为2(两场比赛各失一球)记为-2,所以红队净胜球为4+(-2)=2.类似地可算出黄队净胜球-2(进球比失球少2个球,相当于净失球2个,所以记为-2),蓝队净胜球是0.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思考-3 ~3 、净胜球与排名的顺序、增长-2.7%的意义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须要对这些新数进行四则运算等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温度的例子——出现新数-3还涉及到有理数的减法;净胜球的例子,也出现了负数,确定净胜球涉及有理数的加法,确定排名顺序涉及有理数的大小的比较;在产量增长率的例子中,运用正负数描述朝指定方向变化的情况等问题,引出用各种符号表示数,让学生试着解释,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对问题进行说明,找出它们的共性,揭示问题的实质(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

        师生活动:鉴于上面的分析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试着归纳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

        比如温度的问题,零上与零下(是以零为分界点)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规定零上为正,则零下为负;净胜球的例子,进球与失球(对方进球)也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规定进球为正,则失球为负…… 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并在其前面写上一个“+”(读作“正”)来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并在其前面写上一个“-”(读作“负”)来表示(零除外)

        设计意图:由实例归纳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及从特殊到一般认识问题本质的能力。

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通过实例引入负数,从而指导学生会识别正负数及其表示法,能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方法: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观察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数学话题,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以及有理数包括哪些数。难点是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及有理数的分类。关键是要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

        正、负数的引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学生熟知的两个实例: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摄氏度记作5℃,比0℃低5摄氏度,记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由这两个实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把加“-”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个中性数,表示度量的“基准”。这样引入正、负数,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且还将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大小性质。把负数理解为小于0的数。教材中,没有出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这个概念。目的是,从正、负数引入一开始就能较深刻的揭示正、负数和零的性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关于有理数的分类要明确的是: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

        教学建议

        这节课是在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基础上,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负数的.从内容上讲,负数比非负数要抽象、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选择上,尽可能注意中小学的衔接,既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概念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这样,在理解算术数和负数的基础上,对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就简便多了.

        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明确有理数的分类时,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理解分类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通过正数、负数都统一于有理数,可以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的逐步树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一、负数的引入

        我们知道,数产生于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投影1~3:图1.1-1]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了数1,2,3……;为了表示“没有”、“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

        [投影]1.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相关 文章 :

        1. 初一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2. 初一数学正数和负数教学视频

        3. 七年级数学学习视频:正数和负数

        4.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 七年级数学上教学设计2017

        6. 七年级数学教案沪科

        7. 初一数学教程视频:正数和负数

        8.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教案

        9.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负数》教案范文5篇

        10.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章 有理数

        (1)本周小张一共用掉了多少钱?存进了多少钱?

        根据上面的记录,问:哪几天生产的摩托车比计划量多?星期几生产的摩托车最多,是多少辆?星期几生产的摩托车最少,是多少辆?

        夯实基础

        (1)序号为几的零件最接近标准?

        ④-(-) ?0.025.

        第2课时 加法运算律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适当进行推理训练.

        教学重点: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思考:在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有哪些运算律?它们的内容是什么?能否举一两个例子来?那这些加法运算律还适用于有理数范围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计算:20+(-30)与(-30)+20两次得到的和相同吗?

        得出结论:20+(-30)=(-30)+20

        换几组数去试:得到加法交换律:a+b= ?(学生填).

        其实,学生在小学中就已经接触到运算律,此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在小学中除了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还学习了加法的哪种运算律?(结合律)

        计算:(1)[8+(-5)]+(-4);

        (2)8+[(-5)+(-4)].

        得出结论:加法结合律:(a+b)+c= ?.

        例1计算:

        16+(-25)+24+(-35)

        例2课本P20例3

        说明:把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结合起来相加,可以使运算简化,这种方法是使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总结:在进行多个有理数相加时,在下列情况下一般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化运算:①有些加数相加后可以得到整数时,可以先行相加;②有相反数可以互相消去,和为0,可以先行相加;③有许多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可以先把符号相同的数相加,即正数和正数相加,负数和负数相加,再把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加.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3 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计算,使运算简便.

        (1)(+9)+(-7)+(+10)+(-3)+(-9)

        (2)(+0.36)+(-7.4)+(+0.03)+(-0.6)+(+0.64)

        (3)(+1)+(-2)+(+3)+(-4)+…+(+2003)+(-2004)

        例4某出租司机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道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如下:(单位:千米)+15,+14,-3,-11,+10,-12,+4,-15,+16,-18.

        (1)他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与下午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若汽车耗油量为a公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公升?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本节课我们探索了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律会使运算简便.一般情况下,我们将互为相反数的数相结合,同分母的分数相结合,能凑整数的数相结合,正数负数分别相加,从而使计算简便.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计算(+6)+(-18)+(+4)+(-6.8)+18+(-3.2)最适当的是( )

        A.[(+6)+(+4)+18]+[(-18)+(-6.8)+(-3.2)]

        B.[(+6)+(-6.8)+(+4)]+[(-18)+18+(-3.2)]

        C.[(+6)+(-18)]+[(+4)+(-6.8)]+[18+(-3.2)]

        D.[(+6)+(+4)]+[(-3.2)+(-6.8)]+[(-18)+18)]

        2.计算:(-2)+4+(-6)+8+…+(-98)+100.

提升能力

        3.小李到银行共办理了四笔业务,第一笔存入了120元,第二笔支取了85元,第三笔支取了70元,第四笔存入了130元.如果将这四笔业务合并为一笔,请你替他策划一下这一笔业务该怎样做?

        4.某检修小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所走路线(单位:千米)为:+10,-3,+4,+2,-8,+13,-2,+12,+8,+5.

        (1)问收工时距A地多远?

        (2)若每千米路程耗油0.2升,问从A地出发到收工共耗油多少升?

        第3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2.会熟练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观察温度计:

        你能从温度计看出4℃比-3℃高出多少度吗?

        学生普遍能直观地看出4℃比-3℃高7℃,进一步地假定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4℃,那么温差(减最低气温,单位℃)如何用算式表示?

        按照刚才观察到的结果,可知4-(-3)=7 ①,而4+(+3)=7 ②,∴由①②可知:4-(-3)=4+(+3) ③,上述结论的获得应放手让学生回答.

(二)动手实践,发现新知

        观察、探究、讨论:从③式能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吗?

        结论:减去-3等于加上-3的相反数+3。

(三)类比探究,总结提高

        如果将4换成-1,还有类似于上述的结论吗?

        先让学生直观观察,然后教师再利用“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去验算.

        计算(-1)-(-3)就是要求一个数x,使x与-3相加得-1,因为2与-3相加得-1,所以x应是2,即(-1)-(-3)=2 ①,

        又因为(-1)+(+3)=2 ②,

        由①②有(-1)-(-3)=-1+(+3) ③,

        即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试一试:如果把4换成0、-5,用上面的方法考虑0-(-3),(-5)-(-3),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加上+3的结果相同吗?

        让学生利用“减法是加法的相反运算”得出结果,再与加法算式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的结论.

        再试:把减数-3换成正数,结果又如何呢?

        计算9-8与9+(-8);15-7与15+(-7)

        从中又能有新发现吗?

        让学生通过计算总结如下结论: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这个正数的相反数.

        归纳:由上述实验可发现,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用字母表示:a-b=a+(-b).

        (在上述实验中,逐步渗透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

(四)例题分析,运用法则

例计算:

        (1)(-3)-(-5); ?(2)0-7;

        (3)7.2-(-4.8);(4)-3-5.

(五)总结巩固,初步应用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你能说一说吗?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忆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补充完善,使学生更加明晰所学的知识.

初中数学教案精选

        有理数乘方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教师在教这一节课的教学中要从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范文 ,希望大家喜欢!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范文一

        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非负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且知道a×a记作 a2,读作a的平方或a的二次方,前几节课,学生已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具备了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知识技能基础.

        学生的活动 经验 基础: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不同类型的数学活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意识都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学习任务分析

        新版教科书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探究 方法 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学会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在现实背景中,感受有理数乘方的必要性,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概念,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3、经历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的探究过程,领悟乘方运算符号的确定法则。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环节:第一环节:引入情境,导入新课;第二环节:定义乘方,熟悉

        概念;第三环节:例题练习,乘方运算;第四环节:随堂演练,符号法则;第五环节:联系拓广, 发散思维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引入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内容:观察教科书给出的,阅读理解教科书提出的问题,弄清题意,计算每一次分裂后细胞的个数,五小时经过十次分裂后细胞的个数.

        活动目的:感受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乘法运算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同时体会细胞分裂的述度非常快,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课题:有理数的乘方.

        活动的注意事项:在活动中需要运用乘法运算计算五小时一个细胞能分裂成多少个细胞,这个过程不要一次完成,而应让学生仔细分析,逐步完成,并依次类推,如果一次分裂成2个,第2次分裂成2×2个,第三次分裂成2×2×2个.因为五小时要分裂10次,所以第十次分裂成2×2×2………×2×2个.得到这个结果时要指出两点:一是让学生感受细胞分裂的速度非常快的事实.二是要指出这种表示方法很复杂,为了简便,可将它写成210,表示10个2相乘,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同时指出这就是乘法运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环节:定义乘方,熟悉概念

        活动内容:1.归纳多个相同因数相乘的符号表示法,定义乘方运算的概念。

        2.通过练习熟悉乘方运算的有关概念.

        填空:

        (1)(-2)10的底数是_______,指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_

        (2)(-3)12表示______个_______相乘,读作_________,

        (3)( 1/3)8的指数是________,底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

        (4)3.65的指数是_________,底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xm 表示____个_____相乘,指数是______,底数是_______,读作_________.

        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1)6×6×6; (2)2.1×2.1;

        (3)(-3)(-3)(-3)(-3);

        (4) .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归纳抽象能力,建立符号感,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学习新知识,认识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还要让学生明白: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8就是 ,通常指数为1时省略不写。

        活动的注意事项: 教科书在给出乘方运算的 概念后,有关练习放在随堂练习的第一题中.为了及时消化新知识,要完成活动中的填空练习及乘方与乘法的相互转换,真正弄清楚幂的读法和写法,区分幂的指数和底数.

        第三环节:例题练习,乘方运算

        活动内容:教科书例1,例2分别计算:

        例1:① 53 ;② (-3)4;③ (-1/2)3.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范文二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数学思考 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 通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意义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 在经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 故事 让学生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难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 复习与回顾

        活动2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活动3 学习乘方的有关概念

        活动4 应用、巩固乘方的有关概念

        活动5 探索幂的符号法则

        活动6 应用、拓展有理数的乘方

        活动7 讲数学故事

        活动8 小结与布置作业

        活动9 思考题 回顾小学学习过的一些概念,承上启下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营造一个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氛围。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找到自信。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把问题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检验新知的掌握情况,把在幂的理解上容易错的题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巩固乘方的意义。

        通过故事让学生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梳理知识,学生获得巩固和发展。

        有利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问题

        1.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活动2

        出示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图是细胞分裂示意图,当细胞分裂到第10次时,细胞的个数是多少?

        SHAPE MERGEFORMAT

        活动3

        问题1

        思考:

        1.什么叫做乘方?

        2.什么叫做幂?

        3.什么叫做底数、指数?

        问题2

        4.在 中,底数a表示什么?指数n表示什么? 就是几个几相乘?

        活动4

        应用新知,巩固提高

        一、填空

        1.在 中,15是__数,9是___数,读作_________

        2. 的底数是__,指数是___ ,读作_________

        3. 中,-6是___数,12是___数,读作________

        4. 的底数是___,指数是__,读作_________

        5. 7底数是______,指数是_____

        6. X底数是______,指数是_____

        二、把下列乘法式子写成乘方的形式

        1、2×2×2×2×2=_______

        2、(-1)×(-1)×(-1)×(-1)×(-1)×(-1)=______

        3、 × × × =_______

        三、把下列乘方写成乘法的形式.

        1. =_________________

        2. = 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

        活动5

        问题1

        与 有何不同?

        问题2

        计算

        (1) (2) (3)

        问题3

        计算:

        (1) (2)

        (3) (4)

        (5) (6)

        (7) (8)

        (9) (10)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活动6

        问题1

        目标检测

        (1) 是___数 (2) 是___数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问题2

         拓展训练

        你能完成下面的计算吗?试一试.

        活动7

        问题

        棋盘上的学问

        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 国际象棋 ,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

        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

        活动8

        小结 反思 :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2、 总结 五种已学的运算及其结果?

        布置作业:

        1.教科书47页第1题

        2.收集生活中有关乘方运算的例子及趣闻故事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范文三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②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

        ③培养观察、归纳能力,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运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做数学”和“用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奇妙性;

        ②领会数学建模思想,归纳思想,形成数感、符号感、发展 抽象思维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①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提高数学素养。

        ② 通过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主动 学习态度 ,培养科学探索精神,提高人文素质,鼓励猜想,倡导参与,与人合作,学会倾听、欣赏和感悟,建立自信心。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①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②会进行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

        ①幂、指数、底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理解有理数乘方运算与乘方间的联系,处理好负数的乘方运算。

        ②用乘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启发引导、动手操作、分析讲解”的教学方式,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自主探索、逐步递进.积极参与讨论、合作学习,肯定成绩,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教学用具

        纸片模型

        6.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教者结合多媒体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能否用算式表示这种关系

        问题一:细胞分裂问题:

        某种细胞每过3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3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

        问题二:问题二:

        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为 ;

        学生动手操作,

        回想情景,发现规律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归纳能力

        让学生亲历每个因数都相同时的乘法,书写起来的冗长,所以才需要创造一种简单的形式

        学习新知

        2个4相加可记为:4+4=4×2

        6个2相加可记为:2+2+2+2+2+2=6×2

        4个a相加可记为:a+a+a+a=4a

        n个a相加可记为:a+a+a+……+a=na

        类比可得:

        64个2相乘可记为: 264

        n个a相乘又记为什么呢?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几个相同的因数相乘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如果有n个a相乘,可以写成 ,也就是 EMBED Unknown

        其中 叫做 的n次方,也叫做 的n次幂. 叫做幂的底数 可以取任何有理数;n叫做幂的指数,可以取任何正整数.

        特殊地, 可以看作 的一次幂,也就是说 的指数是1.

        例如: 读作-2的4次方或-2的4次幂;底数是-2,指数是4;表示4个-2相乘. x看作幂的话,指数为1,底数为x.

        注意: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写成乘方形式时,必须加上括号.

        在学生理解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的情况下,提供例1,指导学生完成,巩固概念的理解.

        1.(口答)

        把下列相同因数的乘积

        写成幂的形式,并说出底数和指数:

        (1) (-6)×(-6) ×(-6)

        (2) × × ×

        ⑶ EMBED Unknown 的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它表示______;

        ⑷ 的底数是______,指数是______,它表示______;

        ⑸ 的底数是______,指数是______,它表示_______;

        例1.计算:

        (1)(-3)2 (2) 1.53

        SHAPE MERGEFORMAT

        例3. 解决实际问题:

        将一张足够长的厚度为0.1mm的纸对折后裁开,叠放在一起,再同时对折裁开,继续叠放在一起,继续对折、裁开、叠放,这样进行20次,能有多高?有人说比30层楼房还要高,你相信吗?

        分析:每层楼房按3米计算

        (1)0.1毫米×220=0.1毫米×1048576

        =104.8576米

        104.8576÷3≈34.95

        (2)如果连续进行30次,会比12个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你信吗?

        0.1毫米×230=0.1毫米×1073741824

        =107374.1824米

        8844.43 ×12=106133.16米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范文相关 文章 :

        1.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教案精选范文五篇

        2.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

        3.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练习试题

        4.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练习题及答案

        5.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视频

        6. 《有理数的乘法》初一数学教学设计

        7. 初一数学教程视频:有理数的乘方

        8. 《有理数乘方》反思小结

        9.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检测题1

        10. 七年级数学学习视频:有理数的乘方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好教案。如何做一个好的教案,提起学生的兴趣呢。下面是为大家精选的初中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中数学教案: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一、背景知识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选自浙江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的第5节,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提出是从学生生活熟悉的情境入手,借助于气温的高低及数轴,得出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课本安排了"做一做"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体验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的探索过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说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2、能熟练运用法则结合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特别是应用绝对值概念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能利用数轴对多个有理数进行有序排列。

        3、能正确运用符号"<"">""∵""∴"写出表示推理过程中简单的因果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法则借助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难点:利用绝对值概念比较两个负分数的大小。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一)交流对话,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多媒体显示)某一天我们5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从刚才的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从常见的气温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能有些学生会说从中知道广州的最低气温10℃比上海的最低气温0℃高,有些学生会说哈尔滨的最低气温零下20℃比北京的最低气温零下10℃低等;不会说的,老师适当点拔,从而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以下填空。

        比较这一天下列两个城市间最低气温的高低(填"高于"或"低于")

        广州_______上海;北京________上海;北京________哈尔滨;武汉________哈尔滨;武汉__________广州。

        2、画一画:(1)把上述5个城市最低气温的数表示在数轴上,(2)观察这5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3)温度的高低与相应的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发现原点左边的数都是负数,原点右边的数都是正数;同时也发现5在0右边,5比0大;10在5右边,10比5大,初步感受在数轴上原点右边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教师趁机追问,原点左边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吗?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进一步验证了原点左边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从而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索的乐趣,在探究中不知不觉获得了知识。)由小组讨论后,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二)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练一练(师生共同完成例1后,学生完成随堂练习1)

        例1:在数轴上表示数5,0,-4,-1,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连接。(师生共同完成)

        分析:本题意有几层含义?应分几步?

        要点总结:小组讨论归纳,本题解题时的一般步骤:①画数轴②描点;③有序排列;④不等号连接。

        随堂练习: P19 T1

        2、做一做

        (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对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①2和7   ②-6和-1  ③-6和-36  ④-和-1.5

        (2)求出图中各对数的绝对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由①、②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代表站起来发言,口述自己组的发现,说明自己组发现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规律的能力。)

        要点总结: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由学生总结得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1)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

        (3)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3、师生共同完成例2后,学生完成随堂练习2、3、4。

        例2比较下列每对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师生共同完成)

        (1)1与-10,(2)-0.001与0,(3)-8与+2;(4)-与-;(5)-(+)与-|-0.8|

        分析:第(4)(5)题较难,第(4)题应先通分,第(5)题应先化简,再比较。同时在讲解时,要注意格式。

        注:绝对值比较时,分母相同,分子大的数大;分子相同,则分母大的数反而小;分子分母都不相同时,则应先通分再比较,或把分子化相同再比较。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时的一般步骤:①求绝对值;②比较绝对值的大小;③比较负数的大小。

        思考:还有别的方法吗?(分组讨论,积极思考)

        4、想一想:我们有几种方法来判断有理数的大小?你认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讨论后,得出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法则,另一种是利用数轴,当两个数比较时一般选用第一种,当多个有理数比较大小时,一般选用第二种较好。

        练一练:P19 T2、3、4

        5、考考你: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有没有最大的有理数,有没有最小的有理数,为什么?

        (2)有没有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若有,请把它写出来?

        (3)在于-1.5且小于4.2的整数有_____个,它们分别是____。

        (4)若a>0,b<0,a<|b|,则你能比较a、b、-a、-b这四个数的大小吗?(本题属提高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

        (新颖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6、议一议,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由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的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法则,两两比较,另一种是利用数轴,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必须把要比较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然后按照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用"<"(或">")连接,这种方法在比较多个有理数大小时非常简便。

        六、布置作业:P19 A组、B组

        基础好的A、B两组都做

        基础较差的同学选做A组。

初中数学教案:平行线的判定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理解判定定理的证法.

        2.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判定定理,会用判定公理及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第二个判定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积极参与、主动发现、发展思维.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判定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

        (二)难点

        使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

        (三)解决办法

        1.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定理,解决重点.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推理过程,解决难点及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设计练习,复习基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新知,练习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完成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定理的推理,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创设,设计悬念,引出课题,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现新知,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一种判定方法,根据所学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1、2题.

        师:你能说出有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

        学生活动:由第l、2题,学生思考分析,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教师将第3题图形画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理由,同角的补角相等.

        师:要求学生写出符号推理过程,并板书.

        教法说明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继续,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通过第1、2两题复习上节课所学平行线判定的两个方法,使学生明确,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第3题是为推导本节到定定理做铺垫,即如果同旁内角互补,则可以推出同位角相等,也可以推出内错角相等,为定理的推理论证,分散了难点.

        师:第4题是一个实际问题,题目中已知的两个角是什么位置关系角?

        学生活动:同分内角.

        师:它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互补.

        师:这个问题就是知道同分内角互补了,那么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组成不等式组的不等式必须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2)从数量上看,不等式的个数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每个不等式在不等式组中的位置并不固定,它们是并列的.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及解不等式组: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求这个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就叫解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1)先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或口诀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也就是得到了不等式组的解集.

        三.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数轴表示: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知识点

        1.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应记住下面的规律: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有等号的画实心原点,无等号的画空心圆圈;

        2.不等式组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先画同各个不等式的解集,找出公共部分即为不等式的解集。公共部分也就各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的重合部分;

        3..我们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化简成最简不等式组后进行分类,通常就能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成如上四类。

        说明:当不等式组中,含有“≤”或“≥”时,在解题时,我们可以不关注这个等号,这样就这类不等式组化归为上述四种基本不等式组中的某一种类型。但是,在解题的过程中,这个等号要与不等号相连,不能分开。

        四.求一些特解:求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整数解等特解(这些特解往往是有限个),解这类问题的步骤:先求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借助于数轴,找出所需特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考点分析

        (1)考查不等式组的概念;

        (2)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以及在数轴上的表示;

        (3)考查不等式组的特解问题;

        (4)确定字母的取值。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知识点误区

        (1)思维误区,不等式与等式混淆;

        (2)不能正确地确定出不等式组解集的公共部分;

        (3)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解集时,混淆界点的表示方法;

        (4)考虑不周,漏掉隐含条件;

        (5)当有多个限制条件时,对不等式关系的发掘不全面,导致未知数范围扩大;

        (6)对含字母的不等式,没有对字母取值进行分类讨论。

初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完全平方公式

        一、 内容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信息:

        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①同类项的定义。

        ②合并同类项法则

        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公式的应用方法。

        三、 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

        数、实数、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

        3、教学评价方式:

        (1) 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 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 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 教学和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提出问题

        [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通过运算下列四个小题,你能总结出结果与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吗?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问题

        1、[学生回答] 分组交流、讨论

        (2m+3n)2= 4m2+12mn+9n2,(-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1)原式的特点。

        (2)结果的项数特点。

        (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

        (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

        2、[学生回答] 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

        ,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3、[学生回答] 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

        (a+3)2=______________, (-c+5)2=______________,

        (-7-a)2=______________, (0.5-a)2=______________.

        2、判断:

        ( )① (a-2b)2= a2-2ab+b2

        ( )② (2m+n)2= 2m2+4mn+n2

        ( )③ (-n-3m)2= n2-6mn+9m2

        ( )④ (5a+0.2b)2= 25a2+5ab+0.4b2

        ( )⑤ (5a-0.2b)2= 5a2-5ab+0.04b2

        ( )⑥ (-a-2b)2=(a+2b)2

        ( )⑦ (2a-4b)2=(4a-2b)2

        ( )⑧ (-5m+n)2=(-n+5m)2

        3、小试牛刀

        ① (x+y)2 =______________;② (-y-x)2 =_______________;

        ③ (2x+3)2 =_____________;④ (3a-2)2 =_______________;

        ⑤ (2x+3y)2 =____________;⑥ (4x-5y)2 =______________;

        ⑦ (0.5m+n)2 =___________;⑧ (a-0.6b)2 =_____________.

        〈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 公式右边共有3项。

        (2) 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

        (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

        (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冒险岛: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m)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2b-0.2)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2-3x2y)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3m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

        〈七〉[作业] P34 随堂练习 P36 习题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虽然算不上课本中的难点,但在整式一章中是个重点。它是多项式乘法特殊形式下的一种简便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公式两种形式的使用方法,以提高运算速度。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总结公式的等号两边的特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公式的内容,让学生说明运用公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特别注意的细节。然后再通过逐层深入的练习,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形式的应用。

       通过教学设计原理和 方法 的学习、运用,可以培养有关人员科学思维的习惯,提高他们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 七年级数学 下册第十章教案,仅供参考。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教案(一)

        10.2直方图(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等概念;学会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处理.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数据中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数据进行合理分组,列频数分布表.

        教学难点:组距的确定.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法:探究

        学法:合作交流

        课时: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描述数据的方法?它们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前面学习的描述数据的方法主要有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他们各自的优点是?(教师描述)

        二、新课

        1.问题提出: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 体操 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请同学们看书中P163收集的63个数据

        .

        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呢?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的分布情况: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少,因此得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

        2.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

        ①计算最大与最小值的差

        最大值?最小值=172?149=23(cm)

        这说明身高的范围是23cm.

        ②决定组距和组数

        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个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例如:第一组从149∽152,这时组距=152?149=3,则组距离就是3.

        那么将所有数据分为多少组可以用公式:

        (最大值?最小值)?组距=组数,如:(最大值?最小值)?组距=

        =7,则可将这组数据分为8组. = 注意: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的标准,要根据具体问题来决定,分组数的多少原则上100个数以内分为5∽12组较为恰当.

        ③列频数分布表

        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在各个小组的分布状况用表格表示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如:对上述数据列频数分布就得到频数分布表

        讨论交流:

        1.你能从频数分布表中得到何种信息?

        2.比较原始数据与频数分布表的各自优点.

        师生共同归纳:所以身高在155?x<158,158?x<161,161?x<164三个组的人数共有12+19+10=41(人),因此,可以从身高在155∽164cm(不含164cm)的学生中选队员.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168页练习题(不画频数分布图)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对你有什么帮助?你有何感想?

        五、作业布置

        必做题:习题10.2第2,3题(不画统计图)

        选做题:习题10.2第5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教案(二)

        10.2直方图(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

        过程与方法:

        能从直方图和折线图中获取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画频数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

        教学难点:从直方图和折线图中获取信息.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法:引导

        学法:合作交流

        课时: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用条形、扇形、折线三种统计图形象直观地描述了数据,那么对于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用什么图象来描述呢?那就需要用到频数分布直方图.

        二、新课

        1.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

        频数分布直方图主要是直观形象地能看出频数分布的情况,上节课我们对63名学生的身高作了数据的整理,并且也列出了频数分布表,现在我们利用频数分布表作出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1)以横轴表示身高,纵轴表示频数与组书的比值;如图:

        (2)小长方形面积的意义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频数/组距)=频数,因此小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

        (3)用简便方法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在等距离分组中,由于小长方形的面积就是该组的频数,因此在作频数分布直方图时,小长方形的高完全可以用频数来代替.

        如上图可作成下图的形式:

        2.用频数折线图来描述频数的分布情况

        频数折线图来描述,首先取直方图中高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然后在横轴上直方图的左右取两个频数为0的点(与直方图左右相隔半个组距)如在上图中,在横轴上取(147.5,0)与(174.5,0),将所取的这些点依次用线段连接起来,就得到频数折线图

        .

        三、例题讲解:

        教材P166例题:为了考察某种大麦穗长的分布情况,在一块试验田里抽取了100个麦穗,量得它们的长度如下表.(单位:

        cm)

        列出样本的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解答:见课本

        将上述例题中的组距改为0.5,重新分组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过程与例题解答过程类似,可让学生自己完成.

        对比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不难看出将数据分成12个组与分成7个组相对比,有一点误差,这是正常的,由此可以看出,分的组越多,分析得越细致,对总体的估计要准确一些.

        四、布置作业

        必做题:习题10.2第1题

        选做题:习题10.2第4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教案(三)

        10.3课题学习 从数据谈节水(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从中体会节水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让学生体会用数据分析问题的过程,提出合理化建议,感受数学给生活带来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具体的数据,使学生了解节水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分析数据,从中得出结论,并能针对有关问题,给出解决办法.

        教学难点:如何找到合理解决缺水问题的办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法:引导

        学法:合作交流

        课时: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资料展示(投影)当前世界淡水资源及我国有关缺水的形势的资料 问题:(1)看了这些,你有哪些感受?

        (2)你了解世界及我国有关水资源的现状吗?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阅读课本的?背景资料?,从中收集数据,画出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分布情况怎么样?

        (2)我国农业和工业耗水量情况怎么样?

        (3)我国不同年份城市生活用水的变化趋势怎么样?

        (4)根据国外的 经验 ,一个国家的用水量超过其可利用水资源的20%,就有可能发生?水危机?,依据这个标准,我国1990年是否曾出现?水危机?

        学生阅读资料,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完成活动一. 活动二:收集全班同学各家人均月用水量,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描述这些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人均月用水量在哪个范围的家庭最多?这个范围的家庭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

        (2)家庭人均月用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各有多少家庭?各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

        (3)全班同学家庭人均日用水量的平均数是多少?按生活基本日均需水量(BWR)50升的用水标准,这个平均数是否超过用水标准?

        (4)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0升,按13亿人口计算,一天可以节约多少吨水?按BWR标准计算,这些水可提供给1个人多少年的生活用水?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教案相关 文章 :

        1.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3.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4.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数学教案

        5.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好了,今天关于“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